话不多说,直接上图,网站Semrush数据如下图:
行业:新能源行业,B端。
流量变化:22年3月,我们接手项目的时候,每个月的自然流量是249,到现在是29.5k,增长118倍,确切的说,是118.47倍。
年投入情况:广告费22w,SEO代运营费用10w。 询盘情况:月询盘800+
备注:SEO项目都签有保密协议,关于客户的具体信息,无可奉告,也无需关注,这不是重点,只是把故事分享给大家。
那年春天,口罩事件还处在高峰期,展会一场接一场地被取消。原本熙熙攘攘的外贸行业活动突然变得寂静无声。
客户是业内起步最早的一批企业,在欧洲市场已经深耕多年,产品质量扎实,技术过硬。按理说,这时候正是开疆拓土,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,可惜线下渠道说断就断,让人措手不及。
在一次与老朋友的茶叙中,她听说我们的谷歌SEO代运营比较专业,靠得住,于是找到了我们。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 我们第一眼看到客户的网站,就知道这得从头来过。
客户的团队配合得出奇好。不是那种“你们说了算”的甩手掌柜,而是认真站在客户角度提建议:哪些内容是客户最关心的?自身哪些优势安排到独立站能在第一眼就打动客户?用图还是用表格?客户给出了很多建议。
这让我们觉得——客户不仅仅是在“配合”我们做SEO,更是跟我们一起做好客户体验。
刚开始投广告,预算不多,就是每个月几千块,没过几个月,效果转化不错,客户主动提出要加预算,“先充18w吧,省得每次走流程那么麻烦,这样财务也好做每年的预算”,嗯,不管是谁,大手花钱的样子都很帅气好看。
合作过程中最让我们高兴的,是客户在素材上的配合。
客户的设计团队也很豪气,我们要3张图,客户团队会提供10张。“你们挑就好。”
文案方面更是默契十足。我们写,他们看;他们写,我们优化。所有文章都会经过他们技术部门审核,只为确保专业性。
有一次我们不小心把某款产品的转化率写高了几个百分点,他们马上提醒我们:“这个不能这么写,怕客户误解。”——这种在内容上的“较真”,正是长期合作能安心的底气。
合作第七个月,询盘就达到了每月100-150个。大家都很高兴。
但最难熬的,是合作一年半到两年半的那段时间。从Semrush自然流量几乎成了一条水平线,自然流量和询盘没有明显增长,甚至还有小幅下滑。
我们连开了几次复盘会,他们依旧全力提供素材和支持,从没一句抱怨。也在社媒等方面全力配合。
终于,熬过了那段“平静期”,数据开始再次飞跃。
我们早期判断SEO优化项目难度主要靠工具里的难度数值,项目做多了才知道,SEO工具给出的难度仅仅是一个参考数字。
有了客户团队对素材、内容的极致配合;有了他们在预算上的大力支持;有了双方发自内心想把线上这条路走通–有难度又何妨?